预案引领 强化预报预警响应
建立完善以防台风预案为核心的一系列专项预案体系,做好政府、部门和企业预案的有效衔接,统筹安排部署演练。各板块和重点部门要落实每日高频次调度、会商研判,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采取对应防范措施。依托“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实现分级分类精准化研判推送预报预警信息到户到人,打通重点防控目标人群信息传递“最后一米”。
分类分级 重点行业领域精准应急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本领域专项应急预案,加强研判最新气象信息,分类分级精准化采取与应急响应级别相对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极端天气条件下生产安全,包括危险化学品、矿山、冶金工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电力、消防、特殊设备、文化旅游、教育、农业农村等其他行业领域。
未雨绸缪 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提示各板块、各有关部门提前向可能受影响地区和重要区域预置抢险救援队伍、前置应急救灾物资,落实庇护场所和安置点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紧急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有力有效处置。充分利用“181”信息化平台补充完善重点易受灾人群、企业、空间、危险房屋、城市部件等承灾体底数,借助“网络 网格”,实现发布方与社区网格员、企业安监员之间的“端到端”流转,落实“巡查检查、转移避险”应急响应,从而形成“预测预警-应急处置-指挥救援-灾后评估”的高效闭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按照《南京市防台风应急预案》规定,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及时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全面提高灾难防范和处置能力。
全力守护 坚决打赢防汛防台这场硬仗
擎天科技为南京市应急管理局打造的“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就如何实现短临强对流天气“中小尺度空间”靶向预警,点对点响应防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防灾减灾模式,推动气象灾害防御,从事中事后为重点的应急管理,向事前预知预判为重点的精准预防管理升级。
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基于南京网格化社会治理“一体化”和南京市181应急管理平台“二维码地址空间”、“重点风险源(承灾体)”等标准数据,依托气象等部门对“灾种、时段、等级、影响区域”等气象及次生灾害数据进行会商研判、精准化推送,将强对流天气可能形成的气象灾害、次生灾害短时临近预警响应需求,与责任单位(人)、物资装备等政府、社会应急力量资源,进行智能化、精确性匹配,针对每处(个)重点易受灾人群、空间、危险房屋、城市部件等承灾体,逐条生成“响应工单”,按照南京“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落实防控责任,实现“告警巡查、消险撤离”等应急响应的高效闭环。
图1
图2
图3
图4
系统支持市、区、镇街等多角色根据灾害可能影响区域,分级应用发布。系统实现对高影响天气可能形成的气象灾害、次生灾害,开展精确预判预警,对生成的防控措施工单逐条开展闭环监管。
系统业务流程
气象局通过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推送应急局,应急局协同专家会商对信息进行处理。根据气象灾害类型,结合“社会治理一体化”、“应急管理181”等信息化平台中的“城市风险源(重点防控目标)”设定预警规则,自动生成灾害预警工单,包括工单等级、承灾体类型、次(衍)生灾害类型、处置措施、建议处置单位等。根据工单处置措施与建议处置单位,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将工单自动派发给市相关责任部门、区联动指挥云平台、区/镇街应急部门、181平台企业、应急网格员、综合网格员进行处置,处置情况在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能够实时跟踪查看。
图5
防台防汛应急响应模块
防台防汛应急响应模块依托南京网格化社会治理“一体化”和南京市181应急管理平台风险防控网格化系统协助企业报送应急响应信息,街道、区、市三级政府用户可通过系统查看统计表、报送详情等信息,从而为政府掌握各单位防台防汛情况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图6
图7
“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快完善多源数据“成灾阈值模型”,让靶向更精准,确保遇到到汛情能够迅速调度,果断处置,将灾害防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弥补人工巡查存在的盲点,准确高效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打造应急治理能力现代化防汛样本。